莎士比亞說,「閃光的不一定都是金子」。同樣,客戶也不一定都是上帝。一項研究表明,企業在客戶開發工作上,平均有38%的潛在客戶白白浪費了企業的時間和精力,最終企業還是放棄這些客戶。因此當企業的系統中「庫存」了幾十萬甚至上百萬條客戶信息的時候,要明確意識到,在龐大的數據庫中,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客戶,都能夠為公司帶來利潤。相反,很可能其中一大部分是在消耗著公司的成本而不創造任何利潤。
利潤,永遠是企業發展與關注的源泉。說句難聽的話,要是客戶不能夠給企業創造利潤,那麼,誰會去關注這個客戶呢,根本也不會去關心,客戶對企業的滿意度如何。所以,這個客戶對企業的利潤貢獻有多大,如何提高這個客戶的盈利性,是CRM軟件所關注的第一個內容。
那麼我們以來瞭解下CRM軟件可以從哪幾個方面來提高客戶的盈利性。
一、根據客戶往期購買行為對客戶進行針對性分析
要提高客戶的盈利性,則對於企業管理者來說,首先需要清楚的就是某個客戶從第一次交易以來,其採購的商品對企業的利潤貢獻有多大。因為後續很多的工作,都是根據這份資料展開的。所以,在CRM系統中,可以根據客戶的歷史交易記錄,系統會自動收集相關的數據,然後對客戶的利潤貢獻做出分析。CRM系統可以根據客戶的訂單、產品進行分析,也可以按月或者年來統計客戶利潤貢獻情況,從而管理員即可以對此進行橫向的對比,也可以按時間進行縱向對比。通過這種對比,可以發現客戶前後利潤貢獻的差異,從而管理者可以有針對性的採取措施。
二、根據客戶利潤貢獻情況對客戶進行分級管理
當企業客戶群比較大的時候,企業可能沒有精力平等的對待各種各樣的客戶。當客戶對企業的利潤貢獻比較大時,企業可能會對其進行特殊的關照,如在交貨期、或者價格上面,都會給與適當的照顧。如此的話,客戶的滿意度提高了,就會增加對企業訂單量,從而,企業的利潤也就水漲船高了。現在已經有不少企業,根據客戶的訂單量對客戶進行分級管理。但是,客戶的訂單量大,不一定其對企業的貢獻也大,因為產品的利潤率是不同的。有時候,可能客戶的訂單量很大,但是,反而給企業產生的利潤反而比較小。所以,單純的根據訂單數量來對客戶進行分級管理,不是很科學。比較理想的情況是,能夠根據客戶上年的利潤貢獻率的不同,對客戶進行分級管理。對於利潤貢獻率比較高的企業,給與比較大的關注程度,吸引他們下訂單,從而提高企業的利潤。
三、產品選擇性進行推廣
一家企業為了穩定與發展,不可能只生產一種產品或者只提供一種服務。同時,他們提供的產品與服務其利潤貢獻率也是不同的。所以,為了提高客戶的盈利性,作為企業管理者,他們希望企業員工能夠積極的向客戶推廣利潤比較高的商品,而對於利潤比較低的產品,減少推銷。如此的話,就可以提升企業的利潤水平。為了達到這個目標,系統可以把產品根據利潤的高低分成幾個等級,然後把業務員推銷的產品根據利潤的不同,給予不同的提成。如此的話,業務員在推銷的時候,就會積極的推銷利潤高的產品,而對於利潤比較低的產品,他們則能夠不推就不推。如果在以前手工管理階段,要實現這個目標的話,則需要花費很大的工作量。財務人員、業務助理按這個原則進行績效考核的話,需要花費很大的時間;有時會計算不準確,還會造成員工之間的矛盾。而現在在CRM系統的幫助下,根據產品利潤貢獻率的不同,對員工開展績效考核,這變為了可能。從而通過這種管理模式,提高客戶的盈利水平。